为何女性偏信“包”治百病?
□唐义诚
据报道,包2016年英国女性平均每人都会有14个包包,为何以配合不同场合使用,女性而中国女性对包的偏信热爱也不输给大不列颠的女人。曾有“天猫女王节”的治百数据显示,有35万中国女性一年至少购买12个包包。包
“包”治百病,为何似乎成了闺蜜间心照不宣的女性共识,为什么女性如此偏爱“买包”呢?偏信
是什么让女性如此沉迷于“买包”
在古代,女性负责收集(采摘),治百男性负责攻击(狩猎)。包每当有采集活动,为何女人都会带上篮子或者兽皮皮包出去,女性“包”就成了女性的偏信必备生活用品。由这一分工带来的治百愉悦感已经留在了基因里,造就了女性对包的情有独钟。
当然,这一进化心理学上的推测只能解释女性喜欢“包”,却无法说通为什么女性总是偏爱昂贵的名牌包。事实上,女性对“贵而无用”的东西的喜欢,还源于对“爱”的需求。
有研究显示,奢侈品可能会让女性感觉“被爱”。研究者让两组女性参与者分别阅读一段关于“某女和男朋友参加聚会”的文章,文章大部分内容都是一致的,除了在描述女士穿着和佩戴珠宝时有所不同——文章A版本是说她穿的都是大牌货(奢侈品),B版本则描述为普通货。在参与者们读完后,需要评价“你觉得这位男友有多爱女友”。结果显示,读了穿奢侈品这版文字的被试者会觉得男友爱女友更多一些;在第二个实验中,研究者则让她们想象有另一个女性要抢你的男朋友——想看这种情况是否会激发女性的“防御性购物”。结果显示,当被试者感到有人跟她竞争男友时,确实会启动“奢侈品购物动机”。由此可见,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女性购买名牌包的另一个重要动机,在于向潜在竞争者示威——“看到没?他愿意给我买奢侈品,可在意我了,你就别打他的主意了。”
当然,女性有许多途径可以获得购物带来的情绪价值。除了包包之外,还有许多商品给女性带来“被爱”的感觉。
一项关于“零售疗法”的研究显示:除了包包之外,女性最常选择购买的物品前三名为衣服、食品、鞋子。相比之下,男性则更加偏爱食品、电子产品、电影/音乐。
同时,女性还更加依赖线上渠道进行购物。调查显示,67%的女性主要通过线上购物来实现减压、缓解情绪的效果,而这主要是由于线上渠道能够更便捷(足不出户、节约通勤成本等)、更全面地(各种类型的电商平台)满足人们在压力或情绪之下,短时间内通过购物来疗愈的需求。
“买买买”真的是一种情绪疗愈
当然,线上购物更容易使女性陷入“冲动型消费”的怪圈——本来没想买的东西最后还是放进了购物车,或是明知想买的东西并不是必需,却仍旧忍不住“剁手”。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人类根本就不是一种“理性的动物”。在理性的背后,有一种“无意识动力”推动着我们的行为,甚至让我们以为这种行为是出于“理性思考”。我们无法单纯地通过意志力来控制自己“不买包”,尤其是当这种行为具有深层的心理意义的时候。
心理学家Lance M. Dodes在他的一本书中专门讨论了心理上的无助感和精神成瘾之间的关系:“当我们产生情感上的无助和被情绪淹没的感受时,会产生巨大的焦虑。人们在面对焦虑时,会通过特定的自我调节机制,来保持一种控制感和情绪的稳定感。”购买就可以起到这种调节作用。
相对于获得物品的使用价值,消费带来的积极情绪是更为重要的“剁手”动机。
购物的时候,人是处于一种相对无需动脑的放松状态的。因此,在完成一项复杂困难的工作时,购物作为一种“短暂的休息”便能够帮助大脑进行放松和调节,提升状态以更好地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尤其是线上购物。人们能在繁忙工作的间隙,迅速掏出手机刷一刷电商网站,就像是一场精神减压放松之旅,比起现实生活中的出游,显然更加轻便简单,无需整理行囊,也无需有周全计划。
除此之外,购物还是一种人们不断做出自主选择的过程——这里不包括那些购物成瘾者无法自控的买买买。经历了这种过程,人们内心对于生活的掌控感自然会获得提升。
由此可见,大多数时候,买东西确实会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更好,购物有心理疗愈效果并不是没有根据的。而靠购物来治愈内心,关键在于要明白自己的心理需求、把握购买行为的程度。
防剁手秘笈——理性消费的SOS法则
虽然消费可以给我们带来愉悦体验,但是如果长期被消费主义冲昏头脑而陷入“冲动购买”的陷阱,这还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
想要及时从冲动状态中冷静下来,不妨试试“SOS法则”:
一、心理上退后一步(S:stepback):提前禁用一键购物,比如关闭免密支付和刷脸购物,给自己多一些缓冲时间,然后理清思路,缓缓呼吸,放松身心,再伸展身体。把想买的东西加入购物车,延迟满足,六个小时后再回头看看还想不想买。
二、重新定位自己(O:orientyourself to what you most deeply value and believe in):想想最珍视的东西,有意识地去思考或者想象什么对自己来说才是最重要的,明确自己正常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去和“真正的自我”相连。例如,想象你有一个银行账户,里面有一些额外的钱,你会为了什么东西或哪些人去存下这笔钱。
三、自我检查(S:Self-check):明确自己当下的财政压力有多大,给自己打个分,明确压力程度后再去做购买决策。作为预防,还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个专门的购物钱包,每个月从这上面划钱,超过就不能预支了,控制住自己。
除此之外,当想买的东西过于昂贵时,我们可以通过购买一些便宜的替代品,骗过我们的大脑,让大脑以为自己真的拥有了它。这一做法其实是利用了一种“替代性拥有效应”。心理学家Ian Zimmerman认为,当人与一件产品产生联系时,我们的大脑开始表现得好像我们已经拥有了这件产品。这种联系可以是物理联系,例如在货架前触摸到它;这种联系也可以是社会联系,即看到别人都在使用某种产品,而产生了比较心理。当然,也可以选择拥有一件替代品。比如,当你忍不住想“败”一个香奈儿的时候,买一个COACH或许也可以降低你的消费愿望。
(来源 科学辟谣 公众号)
相关文章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什么是脱产学习,以及什么是全脱产学习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内容导航:全日制脱产学习是什么意思福建成人高考学习方式中的脱产是什么意思?什么是脱产(学习方式2025-11-08商务部:1月全国吸收外资1276.9亿元,同比增长14.5%
2023年1月全国吸收外资127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5% 2023年1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7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5%折合190.2亿美元,增长10%)。其中:制造业实际2025-11-08-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经济日报近年来,我国人身险行业保费规模和增速开始下降,行业增长出现瓶颈。传统的铺摊子、扩机构等粗放式竞争策略已经难以奏效,推动保险业转向高2025-11-08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汪泓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国家二级教授)高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讲师,博士)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2025-11-08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社区专职工作者,以及社区专职工作者工资待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内容导航:社区专职工作者是什么编制工资待遇是怎样的?社区工作者是做什么的?社区专职工作者2025-11-08- 【结论】05自2月以来接连突破多条支撑,使得趋势性多头思路暂时不再成为稳健选择,但与此同时,盘面自2月7日以来接连出现的长下影线又表明了下方1500附近或存重要支撑,方向模糊,操作难度较大。基于现实层2025-11-08

最新评论